空调为什么不能舍弃制冷(客厅都不买柜式空调了吗)
大家好,感谢邀请,今天来为大家分享一下空调为什么不能舍弃制冷的问题,以及和客厅都不买柜式空调了吗的一些困惑,大家要是还不太明白的话,也没有关系,因为接下来将为大家分享,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解决大家的问题,下面就开始吧!
为什么战列舰要被淘汰,难道不可以改成信息化的战列舰吗
其实战列舰被淘汰,并不是什么信息化的错,本质上还是一个攻防失衡的问题。关于功防失衡,我们先举一个例子,再类比这个例子讲讲战列舰为什么会被淘汰,便于大家理解。
『前方超长文预警!!』
一.从重骑兵的消亡看“攻防失衡”↑中世纪的欧洲,鳞甲、锁子甲甚至是板甲,是精锐步骑兵的主要防具。一套板甲重达上百斤,但像图中这样人马俱甲的重骑兵能够免疫大部分弓矢和利刃劈砍的攻击。而重骑兵冲击时却可以凭借其巨大的动能用长矛穿刺,穿透大部分盔甲。因此,重骑/步兵一直以其强大的功防属性,活跃在中世纪各国的战场上。它,就是中世纪的战列舰。
↑而在火枪开始兴起,尤其是16世纪大型火绳枪成熟之后,板甲却渐渐走向了衰落——在16世纪,即便是最好的板甲也不一定能抵御最先进的火绳枪了。即使不被击穿,巨大的冲击力也常会导致护板向内凹陷而出现人体的损伤,子弹与板甲撞击时发生的振动同样会给人体带来严重的伤害。
↑相对于火枪来说,板甲成本高,制作工时长。最重要的是,训练出一个合格的贵族骑兵,你需要从小教他马术、剑术,投入大量成本进行长期的训练。
而即便是一个目不识丁的普通农民,你只要给他一杆火枪,告诉他怎么装填、瞄准、射击,再稍加训练,他就可以成为一名合格的火枪手——因为子弹的威力并不会因为射手缺乏训练而下降,但重步/骑兵的战斗力和训练水平基本上是成正比的。
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就是我国抗战时期的民兵,文盲率极高,更没有受过专业的军事训练,甚至连饭都吃不饱。但只要有一杆枪,一些子弹和手榴弹,就能打鬼子。而且经过多年摸爬滚打的老兵游击队战斗力一般都不会差。
↑也正因如此,火绳枪、燧发枪在16-17世纪迅速普及,盔甲也走向了没落。大英帝国打遍天下的龙虾兵,绝大部分步兵的防具就是布甲,骑兵最多也就是胸甲——反正连一百多斤的板甲都挡不住火枪,还不如放弃治疗,穿着只有几斤重的布甲,活动起来还更灵活轻便。
功夫再高,也怕菜刀;盔甲再好,一枪撂倒。
曾经风光无限的重骑兵面对火枪对板甲压倒性的杀伤效能以及火枪部队白菜价的生产和训练成本,也只能黯然走下战争的舞台。
二.线性海战时期的霸主——强大的舷侧防护战列舰的没落,和重骑兵是极其类似的,也是因为攻防失衡导致其在战场上生存能力下降,最终遭到淘汰。
在飞机出现之前,战列舰的确是海上的霸主。
↑在铁甲舰和前无畏舰时代,战列舰是名副其实的海上堡垒。虽然当时战列舰的主炮射程一般只有不到10km,几分钟才能装填一轮。更要命的是,在陀螺仪稳定尚未普及的19世纪末,在颠簸的海上打炮,几乎没有什么精度可言。图为英国柯林斯伍德号铁甲舰,摄于1882年。
↑但这些笨拙的大口径舰炮,就是当时唯一能够击穿战列舰装甲的武器。而在战列舰普遍装上技术更先进的表面渗碳装甲之后,击穿战列舰主装甲带更是成为了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图为定远舰的装甲线图,可见其装甲盒厚达356mm。
↑因此在1905年的日俄对马海战中,双方使用的实际上是爆破弹和燃烧弹,而不是穿甲弹——舰体核心结构用穿甲弹打不穿,就用爆破弹和燃烧弹攻击对方裸露的上层建筑吧。反正把武器炸哑火了,把动力系统烧歇菜了,或者把对面的舰员都打光了,也可以让敌舰丧失作战能力。
↑鱼雷的确可以有效毁伤战列舰的水下部分,使其丧失动力甚至是进水沉没。但是对于那些携带鱼雷准备贴身雷击的驱逐舰、鱼雷艇来说,战列舰主炮的射程优势是不能忽略的,密密麻麻的副炮群也不是吃素的。而且驱逐舰近身暴打战列舰的情况其实可以通过系统布置护航舰艇和舰队阵型来避免。
↑而对于大口径火炮来说,一艘防护设计良好的战列舰直到二战后都还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1948年7月31日,老迈的内华达号战列舰作为靶舰被击沉。衣阿华号战列舰带领着阿斯托利亚号、斯普林菲尔德号、帕萨迪纳号轻巡洋舰,向他们的前辈连连开火。内华达号被命中至少17发406mm炮弹和数十发155mm以及更多的127mm炮弹,却依旧不沉。最后,美军只得用鱼雷攻击机将这条不屈的战列舰送入海底。
在38760m的距离上,衣阿华级重1225kg的406mm加重穿甲弹能以57°的落角、473m/s击中目标的甲板水平装甲,这是它在实战中能发挥最佳杀伤效能的情况。理论上,衣阿华的加重穿甲弹在上述情况中弹着时的动能为137,034,013(1.4亿)焦耳。
1.4亿焦耳如果换算成电能的话,大概是40度电,足够一台家用大1.5匹空调连续制冷将近12小时了。这么多能量在炮弹击中目标的一瞬间被几乎全部释放,不可谓不可怕。
但即便是这么巨大的能量,内华达号的装甲和舰体结构也扛住了。
↑值得一提的是,在此之前内华达号是经受过两枚核弹的“洗礼”的。上图是1946年7月25日上午8时35分于比基尼环礁进行的23000吨当量的Baker水下爆炸核试验,图中水柱左侧的战舰即为内华达号。此前,在1946年7月1日上午9时,内华达号还参与了一次爆炸威力相同的Able空投核爆实验。
在挨了两枚核弹,又遭受了一番炮击之后,内华达号依旧屹立不沉。而它不过是一条普通的一战后期水平的舰队战列舰,由此也可见战列舰强悍的防护力了。
*我在另一篇问答《怎么评价二战时候的金刚级战列舰》中对比了内华达级和金刚级战列舰,对内华达号的故事和性能感兴趣的读者朋友可以去看一看。
三.来自天空的挑战——大舰巨炮的终章1.战列舰贫弱的甲板装甲这么厉害的战列舰,怎么就被淘汰了呢?
和重骑/步兵被火枪淘汰类似,一战以来的航空力量也有了革命性的发展,导致攻防失衡。因此,战列舰面临的挑战并非来自海上或者水下,而是空中。
↑大口径舰炮的攻击方式主要还是直射,即攻击敌舰舷侧垂直装甲。即便击中水平甲板装甲,也有较大的落角,侵彻力会受到相当程度的削弱。因此为了防御大口径火炮攻击,战列舰舷侧垂直装甲的防护水平一般都很好,而甲板的水平装甲一般相对贫弱。
↑一般来说,战列舰甲板所需的防护面积大于舷侧,也就是说在相同防护水平下,甲板装甲的重量也大于舷侧装甲。
垂直布置的装甲对舰体结构有支撑加强作用(可以类比为房屋里的墙壁和柱子),但水平布置的装甲不仅不能承重,还会增加舰体结构的负担(可以类比为天花板)。而且,水平装甲过重会导致舰体重心过高,稳定性不足。且总重过大的装甲也会给动力系统带来压力,影响战舰的机动性。
↑以上图的衣阿华级为例,其舷侧装甲带厚达307mm,而水平装甲只有222mm。而且衣阿华级是特别强化了水平装甲防护的,更早期战列舰的甲板水平装甲一般只有104-152mm,甚至更薄。
2.崛起的航空力量——上打下不费蜡↑为了击中战列舰这样的移动目标,20世纪30、40年代的航空兵一般采取俯冲轰炸的办法,即从高空朝目标大角度俯冲投弹。机头朝下的飞行姿态便于飞行员瞄准目标。而飞机高速俯冲也给炸弹积累了可观的能量,使其拥有了贯穿战列舰水平装甲、毁伤其内部核心部件的能力。
↑当然在面对固定舰船目标的时候,高空的水平轰炸机也可以通过投掷重磅炸弹,用炸弹的质量和较高的投放高度积累能量,穿透战舰的水平装甲。
因为对战列舰俯冲轰炸的战例一般发生在战况复杂的外海,具体的数据难以收集调查。我们就拿两个战舰在固定状态下遭到水平轰炸的例子来看一看,新兴航空力量能对战列舰造成何等威胁。
珍珠港的哀鸣——亚利桑那号战列舰↑1941年12月7日上午,珍珠港突袭。大约8:06时,日军99舰爆久须美机组的投弹手近藤大尉在3200m的高空对亚利桑那号战列舰投弹,26秒后炸弹击中目标。
这枚由长门级战列舰410mm炮弹改装的800公斤炸弹击穿了亚利桑那号127mm厚的前甲板,进入舰体深处。炸弹首先引爆了水上飞机弹射器的黑火药库,随后诱爆了主炮塔的无烟火药库。亚利桑那号发生了巨大的爆炸,随后倾覆沉没。全舰1358名官兵中,1177人阵亡。
理论上,这颗炸弹的重力势能只有约2500万焦耳,只有衣阿华406mm穿甲弹1.4亿焦耳动能的1/6不到。这还是在忽略空气阻力计算的情况下,实际数值应该只有不到2000万焦耳。
要知道,亚利桑那号是前文写到内华达号的改进型,理论上的防护性能至少不会弱于内华达号。以内华达号作为靶船时的表现来看,亚利桑那号也应当是极难击沉的一艘舰艇。但它在新兴的航空力量面前,却显得那么脆弱。
陨落的北海女王——提尔皮茨号战列舰↑在1941年5月27日围剿俾斯麦号的行动中,英军数艘战列舰、巡洋舰向俾斯麦号倾泻了2000多发炮弹,其中约400发命中俾斯麦(一说是700余发),但仅仅只有几发击穿了主装甲。俾斯麦号虽然上层建筑被打得千疮百孔、多处起火,武器和动力系统全毁,但舰体结构没有大碍,没有沉没。
最后,英军用鱼雷才把俾斯麦号送入海底。(也有说法是德舰官兵自沉军舰)
↑而在击沉俾斯麦级二号舰提尔皮茨号的时候,英国人使用了重达5443kg的“高脚杯”炸弹。其中内装2359kg的铝末混合-D1炸药。为了攻击提尔皮茨号,还特别在炸弹头部安装了一个厚达100mm的实心钢锥。
高脚杯炸弹若从5500米高空投下,到达地面时速度超过1210km/h(336m/s),可穿透5m厚的混凝土层,产生直径30米、深24米的弹坑。理论上,其弹着时的动能高达307,246,464焦耳(3亿焦耳),是衣阿华406mm穿甲弹的两倍多。
↑1944年9月15日英国空军617中队和9中队的空袭行动中,中队长泰特所在机组投下的一枚高脚杯炸弹击中了提尔皮茨号。高脚杯击穿了提尔皮茨号的水平装甲进入舰体,在艏柱后部靠近水平龙骨处爆炸,将右舷炸出了一个9.7米宽、14.6米长的大洞。损伤部位大量进水,舰首吃水增加了2.4米,几乎没入水中。
↑1944年11月12日晨9时许,617中队和9中队再次出击。这次行动中提尔皮茨号先后被命中三枚高脚杯炸弹,分别击中主炮塔、锅炉舱、弹药库。和9月15日那次空袭的那枚高脚杯一样,这三枚高脚杯都击穿了提尔皮茨号的水平装甲,在舰体深处爆炸,每一击都是致命伤。最终提尔皮茨号弹药库殉爆,在几分钟内就倾覆沉没,舰上1700名官兵有1100多人当场阵亡。
俾斯麦号和提尔皮茨号的舰体几乎是完全相同的。前者遭到数百枚大口径舰炮炮弹轰击,最核心的舰体结构却没有遭到致命损伤。而后者仅仅遭到一枚重磅炸弹命中就重伤瘫痪,又三枚炸弹命中后就已彻底无力回天。
从亚利桑那号和提尔皮茨号的战例中,我们更能看到战列舰在飞机面前的脆弱。就如板甲面对火枪一样,根本就防不住。攻防失衡之下,战列舰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直线下降。
3.防空防空,十防九空↑飞机相对于战舰最大的优势还是在于速度。即便是有史以来最快的战列舰,开足马力也就是33节(61km/h)航速。而二战初期的螺旋桨飞机一般都能达到350km/h的速度,战争后期较为先进的型号极速甚至能突破700km/h。
↑我们以二战防空水平最好的美帝为例:假设一队飞机以400km/h向一艘美军战列舰冲来,在10km左右大口径的127mm防空炮开火;到5km距离时目标进入中口径的40mm防空炮的射程;当目标逼近到2km以内时,射程最短的20mm机炮才能开火。
400km/h,也就是每分钟能飞6.67km。换言之,一架400km/h的飞机只需要不到一分半钟就能穿过美军战列舰的三层防空火力网,投下致命的炸弹或者鱼雷。
而其中127mm炮只有45秒的射击窗口(大概能打出4-6轮炮弹),40mm炮只有不到30秒时间射击。等到飞机进入20mm炮射程的时候,情况就可以用电光火石来形容了——即便目标不俯冲加速,20mm炮最多也只有十来秒的射击窗口。
所以如果以大数量机群攻击战列舰(特别是落单的战列舰)的话,后者是极难招架的。看来军迷圈里的那句名言:“防空防空,十防九空”,至少放在二战的海上战场,的确是恰如其分的。
↑上面的动图是1945年5月11日上午,美帝邦克山号航母(USSBunkerHill,舷号CV-17)被一架零式神风特攻撞击。由于战况复杂,且日机借助云层掩护突然俯冲,加之目标来自射击盲区较大的舰首方向,当时舰上大小防空武器的射击窗口可能只有短短几秒,根本来不及做出有效的拦截。
4.飞机+鱼雷=勾镰枪——雪上加霜对于一条战舰来说,无论受到多大的损害,只要动力系统还能运作,舰体浮力尚存,就还有返航维修、来日再战的可能。但一旦战舰丧失了机动能力,就成为了不能动弹的活靶子,唯有死路一条。
↑日德兰海战中,德军塞德里茨号战列巡洋舰被命中8枚15英寸炮弹、6枚13.5英寸炮弹、8枚12英寸炮弹和一条鱼雷(她自己的主炮只有11英寸口径)。
塞舰的上层建筑几乎被夷平,五座主炮塔全毁,舰首进水5300吨(其自身满载排水量一共才28500吨),但她的动力系统一息尚存。于是幸存的官兵凭借着超人的战斗精神和熟练的操作,硬是把千疮百孔的战舰开回了港口。
塞德里茨号能够幸存返航的关键,就是动力系统尚能运转。
很不幸,鱼雷机就是专门给战列舰断腿的。而战列舰面对大批飞机的群攻,几乎没有全身而退的可能。
↑1941年5月26日,从英国皇家方舟号航母上起飞的的剑鱼鱼雷攻击机率先发现了俾斯麦号。没有护航舰只的俾斯麦号被三枚鱼雷击中,导致动力系统损毁严重,方向舵角被卡死在左15度。这也就意味着俾斯麦号只能在原地兜圈,丧失了至关重要的机动性,被追赶上来的英国海空军围殴致死。
如果俾斯麦号没有被鱼雷击中丧失机动能力,她完全可以凭借其高航速率先突入广阔的大西洋,使英国人再难搜索到她的踪迹;或是高速回撤到德占法国的港口,暂避风头。
↑而且,瘫痪俾斯麦号的剑鱼也不是什么先进的飞机。不过是最大时速仅有200km/h左右、机动和防护性能都极为不佳的双翼飞机。
自然,在面对更先进的飞机时,缓慢笨重的战列舰无异于一个活靶子。在二战后,反舰导弹和喷气式飞机的发展更是让战列舰没了后路。
四.难道就不能改装吗——战列舰被淘汰的历史必然性↑和海上的霸主战列舰一样,陆地上的坦克也同样遭到“坦克是否已经无用”、“坦克应被淘汰”的质疑。但百年以来,战列舰早早退出了历史舞台,坦克却腐而不朽、垂而不死。直到今天,仍是各国陆军当之无愧的主战装备。
↑纵观千年来的武器发展史,当作战理念大体不变时,一件武器被淘汰往往不是因为它有多差,而只是因为有更好的选择。无论反坦克武器发展到了如何先进的程度,只要人类不能摆脱地面战争的战争形式,军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就仍然需要一款能够较好平衡火力、机动、防护三大属性的机动兵器作为主战装备。
在今天的装备体系中,这个攻防速三者俱佳的角色就是坦克。那么无论有多强大的反坦克武器问世,无论坦克看起来有多不堪一击,它在整个装备体系中的地位都是无可替代的。
↑而由于航母在二战中的出色表现,海军的作战理论发生了近乎是颠覆性的改变:大洋海战的形式由争夺纯粹的制海权,变为了首先争夺目标海域上的制空权。即由航空母舰负责放出飞机进行索敌、打击,而其他舰只基本只负责舰队防卫圈内的防空、反潜和一些火力打击任务。
↑换言之,非航母水面作战舰艇的作战任务,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西方海军的驱护舰来说,舰对舰火力被放到了次位,而以航母为中心的防空、反潜职能则被放到了第一位。本质上,这些都偏重于防御属性而非是进攻属性。
↑而且,面对反舰导弹压倒性的火力,现代舰船也不再会身披重甲。而是选择干扰、拦截等软手段来避免自己被导弹击中。
↑上面说的所有这些,重防空/反潜,轻装甲,与战列舰重甲强炮的属性都是南辕北辙的。
↑再者,今天驱逐舰上装备的64-128单元垂发在可预见的未来,火力已经足够。在可预见的未来,也没有哪国海军会需要那种搭载数百枚导弹的大型武库舰。
↑如果把战列舰缩小吨位,去掉厚重的装甲和硕大的主炮,再装上现代的索敌、通讯、武器等全套系统,的确是可以符合今天的作战需求。但这样的一艘军舰,就是妥妥的驱逐舰了,全然没了战列舰重甲巨炮的味道。
↑一款武器装备,只要能在特定的战技术背景下,高效地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就是一款合格的武器装备。如果它已经不能胜任自己的任务,那它就需要随着实际需求的变化改变自身的特征和形态,或是被形态不同、更加符合作战需求的武器淘汰。
比如一款反坦克导弹或是坦克炮,只要能在正常交战距离上击中并有效击穿同时期敌方坦克的主装甲,那它就是一款合格的反坦克武器。我们不能奢求它们击落超音速飞机,或是炸毁一艘大型水面舰只。一件武器只有以正确的使用方法,在正确的环境下,攻击正确的目标,才能发挥其最大的作战效能。
↑这样看来,战列舰不能胜任今天的海战需求,又有更适宜的替代产品,其被淘汰就是必然的。如果一定要保留战列舰这一舰种,对战列舰的整体设计进行伤筋动骨的大改,只有可能出现两种结果:
1.战列舰依旧不能胜任当下的作战任务;
2.战列舰成为了与原来有本质区别的另一舰种。
总之,战列舰们大舰巨炮的风姿,注定已经是一去不返的了。
为什么中国部分的人很少用空调的制热功能来取暖,你怎么看
使用空调和压缩机来提高室内温度实际上是一个相对节能的方案。一度电带来的实际热交换大于一度电产生的实际热。主要原因是使用过程中的体验不是很好。事实上,在空调的加热过程中至今还没有解决的一个问题是热空气较轻并且向上浮动。如果你打开家里房间的热空调取暖。打开超过20分钟后,你会发现人们坐的地方的温度不会上升太多,但是温度真正上升的地方是天花板附近的空气。冬天,当使用热空调制冷时,出风口应位于靠近地板的最低位置。
为了使整个房间的空气对流,最好在天花板上安装一个风扇来吹走聚集在天花板上的热空气。保持整个房间温暖。由于空调的室内单元安装在相对较高的位置,并且热空气也沉积在相对较高的位置,所以空调已经达到设定的加热温度并且不会运行,即不会再被加热,导致房间下面仍然非常冷的感觉,但是空调已经停止转动,并且加热器用于保持正好相反的温度。
即使整个房间都冻死了,只要是被加热器吹走的脚,这个地方也会很暖和,所以很多人喜欢在冬天用油酊剂或加热器来保暖。对于南方的气候,供暖功能通常只由老人和儿童启动。加热比冷却消耗更多的电能。它很长一段时间都不适合人们使用,所以一些南方人很少使用它。
不管怎么说,空调都是我们生活中不缺少的一种电器,不论是地暖,或者取暖扇等等其它电器,不论是,城市还是农村,不论南方或者北方,空调的地位是无法替代的。
客厅都不买柜式空调了吗
客厅都不买柜式空调了吗?
答:客厅安装柜式空调或者安装中央空调、风管机因人而异,并不是绝对的。中央空调是日进万斗者们洗钱的一种形式,浪费电能,给维修保养中央空调师傅们创造财富的机会。现在老百姓家庭用电都是有度数的,超过部分另外按照超过部分的高价收取电费。
现如今安装柜式空调的家庭仍然不少少数,不能因为自己的主观意识来强加于其他人的头上。因为家庭客厅面积在30~40m2购买一台3匹空调就可以了,而它的价格以美的3匹风酷变频立式空调也就是5599元钱。
并且它具有一键智能控温、第四代智能清洁,智能app远程控制等。
而想要风管机安装,除了不占地面空间外,对于家庭楼层标准的商品房也是一个鸡肋的存在,空间太矮,风管机不好掉在上面,显得不伦不类的。关键是同样功率的变频风管机,它的价格不友好,一台美的一拖一风管机需要人民币8599元钱。
并且同样功率的它相比柜式空调制冷面积3匹推荐为26~40m2,小了面积大了钱,这一点让人囊中羞涩者望而却步。毕竟老百姓购买空调是为了享受生活每一天,而它的不菲价格让人选择了放弃。
换位思考,加入是您,您会选择柜式空调还是风管机呢?反正我是会考虑柜式空调的。柜式空调安装在新房子里一样可以让儿子娶媳妇,何苦为难自己纠结于柜式空调或者是中央空调呢?
要说柜式空调的的确确这玩意真的很占地方,并且客厅空调一年上头也开不了多长时间,无非就是冬天制热,夏天炎热的天气时制冷。这家伙摆在空调角落还碍事,而且空调周围还积灰,过滤网里面需要定时清理。。即便是家庭中有智能扫地机器人,也帮助不了清洁卫生。如果家庭经济来源丰富,并且购买预算充足,可以考虑选择购买中央空调;如果预算有限就购买挂机空调或者风管机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车换机油时为什么不要离开车辆
我在4S店上过班,奉劝大家换机油的时候,一定不要离开自己的车辆,最好全程盯着师傅保养,能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几乎所有的4S店都有所谓的客户休息区,名义上是提供一个休息的地方,让客户在车辆保养的时候不至于没地方去,休息区不仅提供各种茶水餐点,而且还可以看电影,要是你真的以为4S店有多贴心,那你可就错了。
因为车辆保养的时候,有的车主喜欢在旁边看,会提出各种问题,师傅觉得非常麻烦,而且保养的过程只要有一点不规范,还有可能被客户投诉,不如直接把客户安排在休息室,给4S店省去了很多不必要的麻烦。
现在很多车主也习惯了保养时不在车旁边观看,其实这样是不对的,最好全程监督师傅的操作过程,可以避免被4S店坑,下面我就给大家分析一下有可能出问题的地方
机油放不干净4S店放旧机油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抽油机抽油,还有一种是重力放油,相对来说抽油更加干净,也更加快速,如果你的车是采用重力放油的话,就一定要多等待一段时间,尽量让机油流干净,不少师傅为了省事,不想多等,没一会就结束了放油。
机油如果放不干净,就会影响保养效果,因为随着车辆的使用,机油的粘度会不断增加,并且和一些铁屑杂质混合在一起,如果不彻底把它们放出来,就会残留在发动机内部,继续增加发动机缸内的磨损,相当于白保养了。
如果我们在旁边看着师傅放油,师傅就不敢应付,就会多放一会油,就算你看不出来到底放干净没有,也可以在加油的时候观察加机油的用量,比如说你的车正常加4升机油,但是只加了3.5升甚是更少就加满了,那就说明师傅没有给你把油放干净,你就可以要求师傅重新换油,师傅也只能照做,损失还得他自己承担,不过有经验的师傅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如果旁边有车主在的情况下,一定会给你放干净,就怕车主找事。
机油用量少,多收费有的人可能不理解,师傅为什么不好好放机油呢?4S店不就是靠机油赚钱,加得机油量少了,不就相当于少赚钱了,4S店又不傻,这么做不是搬了石头砸自己的脚。
少加了机油没错,但是4S店可不是实报实销,就算你只加了一升机油,他们也会按照标准加注机油的数量来和你算钱的,最后算下来还是4S店划算。
比如说你的车加4瓶1升的机油,但是3瓶半就够了,剩下的半瓶师傅不会给你,更不会告诉你,而你也以为已经加完了,师傅留下这0.5升机油,用处可大了,你一辆车的看似没什么用,但是4S店一天保养的车多了,积少成多,没一会就凑够一辆车需要的用量了,一辆车0.5升,相当于只要保养8辆车,就可以攒出来一辆车需要使用的机油,保养的利润就是从这里来的。
如果你不在车旁边盯着,师傅就很有可能用8瓶剩下的机油给你加进去,虽然质量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花同样的钱,为什么要东拼西凑,用别人剩下的机油呢?
但是如果你在旁边的话,就算机油没有用完,正常情况下,师傅都会把机油给了你,因为机油是你花钱买了的,剩下的也是你的,这些机油如果保存好,在一年之内再次保养的时候,还是可以正常使用的,那你就可以省下1升机油的钱,全合成机油大概100左右吧。
有利于观察旧机油使用状况如果距离上次保养行驶距离和使用时间比较长的情况下,机油换出来的时候就会发黑,发粘,如果遇到这种情况,就说明你保养不及时,或者上次使用的机油质量不是太好,一般来说,无论是什么牌子的机油,只要是正规厂家的,质量都是没问题的。
师傅保养的时候,通过观察机油的颜色和粘稠度,大致就可以判断出车辆的状态,防止师傅进一步去忽悠你。
几乎每次保养的时候,4S店都会强烈推荐你清洗发动机,清理积碳,还有油路,其实大部分情况都是不需要的,4S店这么做完全就是为了多赚你的钱。
但是作为车主来说,我们很难分辨出自己的车辆是否需要做进一步的清理,而且4S店很会危言耸听,会给你说很多严重的后果,甚至还会用发动机损坏来吓唬你,出了问题影响质保,大部分车主听到4S店这么说,基本上都会妥协,任凭4S店宰割。
而如果我们能自己在旁边观察机油使用情况,如果机油比较清澈,粘性也不大,平时自己开车的时候,也没有明显感觉油耗增加,怠速抖动等情况,基本上就能确定4S店就是在忽悠你,完全没必要过度保养,直接走人就对了。
监督师傅保养过程,避免不规范保养正常来说,车辆进去4S店保养以后,首先要进行车辆外观检查,然后登记剩余油量,然后就是分配保养师傅,上架进行保养,保养之前还要先做好漆面保护,防止保养过程中划伤车漆。
然后就是正常的保养流程,但是大部分师傅并不会按照标准流程施工,会给自己省事,因为小保养除了更换机油,还要对车辆进行检查,比如说轮胎胎压,清理轮胎缝隙里的小石子,到达一定里程还要调换前后轮,检查是否存在跑偏。
但是这些检查浪费时间,而且也没有什么工时费可以赚,师傅都不乐意做,如果你不在旁边,就会直接省略这些步骤,直接在检验单上打勾,最后吃亏的还是车主自己,导致车辆有什么问题都不能被及时发现。
故意增加保养项目,多收费保养或者维修的过程中,其实有很多可修可不修,或者可换可不换的项目,比如说空调滤芯,如果使用时间一年之内,完全是不需要更换的,很多人保养次数频繁,三个月到半年就会去一次,滤芯其实还不是很脏,拿下来吹吹就可以继续使用,但是师傅就会直接给你更换,就是为了让你多掏钱。
再来说说维修,扩损是4S店最常用的伎俩了,比如说有的车主车门上明明只蹭到了一点,抛光就能处理,但是师傅就会忽悠你换个新的门,很多不懂车的人一听能换原厂的新门,可以说是正中下怀,满口就答应了,其实不知道自己已经被忽悠了,就算是更换的原厂配件,但是喷漆也是在4S店完成的,质量和原厂根本不能比,而且因为更换了车门,将来卖车的时候就会贬值很多,以为维修的价值很高,会被人认为这是一辆事故车,哪怕你只是一个小小的剐蹭,但是都会影响车辆后期的保值率。
还有就是喷漆了,一个小的划痕,4S店为了多赚钱,也会在上面故意多划几道,故意扩大损伤,从而达到全车喷漆的目的,所以保养车的时候,是一定要在旁边看着的,防止自己的车有被扩损的可能。
防止车辆被误伤就算是4S店,也不全都是经验丰富的师傅,而且很多有有手艺的好师傅,都自己跑出去单干了,技术好的怎么可能一直打工,4S店大部分维修工其实都是从学校刚毕业的,还处在学习的阶段,很多技术一般,而且毛手毛脚的。
所以保养的时候一定要自己亲自看着,不然的话,等你保养完以后,很有可能车上会多出几个划痕,如果你没有发现的话,那就只能自己吃亏了,再找回去肯定也不会承认。
我就亲眼见过一个修理师傅,本来是拆下座椅维修的,结果往出搬的时候,座椅下面的架子不小心划到了车翼子板的位置,划出来很长的一道痕迹,不过那个师傅胆子比较小,第一时间就找客户认错了,并且承担了损失。
这还算好的,只要是干活,旁边那么多工具,难免会有这样的情况,不过有的师傅并没有那么好心,会装作不知道,不承认,只要你离开4S店的门,就和他没有关系了,只能自认倒霉。
因此我才说,最好的办法就是在旁边看着,这样师傅才能更加小心对待你的爱车。
写在最后
除了上面几条,你在旁边看着师傅换机油和保养,其实也是一件好事,多和师傅学习一下车辆保养的知识,了解自己车辆的构造,以后就算车有什么小故障,哪怕解决不了,但是大概也清楚问题出在哪里,不至于被修理厂或者4S店忽悠。
这是非常有必要的,别看有的人开了十几年车,但是对车一点也不了解,甚至有的人都不知道开车是要保养的,我曾经见过一个人4年没有换过机油,等到车实在不能开了才来,机油早就成了油泥状了。
最基本的常识我们还是要知道的,比如说加个玻璃水,换个换个空调滤芯,还有换备胎,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掌握的。
至于很多人说担心修车师傅以次充好,我反倒觉得不会,除了个别修理厂,4S店是绝对不会用假机油的,使用假机油后果很严重,很有可能损伤发动机,4S店也脱不了干系,毕竟就是想多赚点钱,但是也不想给你赔车,就算是修理厂也不会干这种自砸招牌的事情,完全没有必要担心。
防弹衣说是“衣”其实是背心,那为什么不把人的四肢也保护起来
相信看过《拆弹部队》的友友都应该知道,电影中主人公穿着厚重的拆弹服踉踉跄跄的参与到拆弹工作中,其实这也是美军拆弹部队的真实写照。如果防弹衣也采用全套装的话,确实理论上可以减少士兵的伤亡,但是行动效率缓慢,作战能力降低,战场局势变幻莫测,实际伤亡可能更多。
根据我们的人体结构也可以看得出来,人体的主要器官大都存在于胸部,当然头部更为重要,同时也突出了头盔的重要性。一旦子弹击中胸部,会瞬间使胸腔膨胀,导致大出血,会出现休克或者死亡,如果击中心脏等重要器官,那么性命就难保了。然而击中手臂或者腿部,加以抢救,最多引起截肢,不会有生命危险。
在战场上,士兵为了尽可能的挫伤敌军,减少弹药的损耗,大都会选择对敌方士兵胸部进行瞄准打击。按照人体的相对面积来看,胸部面积最大,着弹的可能也最大。毕竟一般的士兵很难做到狙击手那样一击毙命的高端操作,这时尽可能的让对手丧失行动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以上仅代表个人观点,欢迎评论斧正,感谢您的阅读。
“人,什么都可以放弃,但不能放弃赚钱的欲望和能力”你怎么看
人活着就得干活,每天的一日三餐是最基本的保障。如果连这都做不到那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所以说在苦再累都得坚持。为了家中的老和小。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努力赚钱是根本。
老天对一个人能残忍到什么程度
我的一位同事大姐。
年轻时,嫁了本单位一个很优秀的小伙,谁知那个小伙结婚不到半年的时候,游野泳死了。
几年之后再嫁,因为大姐是二婚,只能找了个没有正式工作的男人,好在改革开放了,可以凭本事吃饭。
生了个女儿。婆婆很不高兴,让她再生一个,她怕丢工作,没同意。
某天去婆家,婆婆在给一个女人伺候月子。她老公承认,孩子是他的。向大姐保证:坐完月子就让那个女人走。
那女的哭得可怜,说愿意给他家当保姆,只想留在孩子身边。
中间还有什么事众说纷纭难以统一,总之又离婚了。
大姐一个人带女儿,女儿学习很好,高考完学校门口拉横幅的那种好。
大姐孩子上大学那几年,我刚好跟大姐同一楼层办公。
大姐眼见着红光满面的。大姐是中专生,函授读到本科,那几年也兴致勃勃地考各种证,还养了只猫。
她女儿研究生毕业进了某国有银行总行,还解决户口。大姐也春风得意,天天都可开心了。
没两年,她女儿查出一种血液病,我们单位组织捐款,探望。我见了大姐都不敢叫她,发根两三指宽的地方几乎全白,手特别凉,皮和骨似乎分开了,触感很吓人。
形影动作更吓人,一下子拉着人又哭又笑说个不停,一下子又跟个雕像似的眼珠子都不会动了。
前前后后治了好几年,没留住。人还是没了。
孩子走了之后第二年或者第三年,大姐正式退休了。听说信了佛,住到庙里了。
人们聊起她,没有不掉泪的。大姐人很好,不应该这么苦。
好在一中新校址紧挨着她的房子,学区房,好价钱。有人牵线,想让大姐把房子租出去,毕竟房子空着也是空着,不如挣点租金。大姐没同意。
后来听说,那房子里还保留着她女儿在的时候的样子。
人们聊一顿,哭一顿。谁都为大姐难过,可谁都没有法子。就希望信佛能让她好受点。
大姐常年不在家,房子空着,被贼盯上了。某次大姐回来拿换季的衣服,才发现家里值钱的东西都要被搬空了。
我家里有个当警察的亲戚,说大姐当时只是不成声不成调地一直嗷嗷叫,邻居报的警。屋里被糟蹋得不成样子,客厅里还被拉了坨屎。
大姐说,她认为重要的东西没办法定损,所以拒绝配合进行失窃财物的登记。
她丢的东西,没法儿赔。
大姐干脆给房子刮了大白,租出去了。她说这也许就是她该放下的时候了。
那之后,又过了几年。
去年过年前,我那个当警察的亲戚忽然说起了大姐,说她已经剃度了。我纳闷他怎么会比我先知道大姐的近况,他说:
大姐那个房子的租客在家里上吊了。将近一个月,邻居实在受不了那个味道才报了警。那个小伙子失业了。有出项没进项,难住了,一时想不开,就寻短见了。
大姐回来配合办理了一系列手续。亲戚说大姐看起来“还成”。
大过年的遇上这事,我怕大姐心里难受,几次想联系大姐,说些开解的话,总觉得所有的语言都干巴巴的。
想了几天措辞,终于发出去了,大姐没回消息。
转眼又过了一年。
前几天,在单位又聊起了大姐,有个跟大姐关系不错的同事说大姐把那个房子挂网上卖了,比市场价便宜近二十万。
另一个女同事忽然说:“她命里带衰,不应该卖房子害人的。”
她来得晚,没见过大姐。我们几个把大姐的情况跟她大致聊了一下,解释说:她确实命苦,可那房子也是真便宜呀!二十万,谁在乎那房子死没死过人?
那个女同事说:“房子兴许没问题,是她罪孽重,所有人沾上她都没好下场。”
我试着反驳:“她只是比较倒霉。计划生育那几年,一半人家都是独生女,但婆家做得那么绝的可不多。”
同事说:“她要真是个好女人,怎么会生不出儿子?”
那一瞬间,我忽然意识到,大姐为什么会出家,她承受的苦难不止来自于命运。
好了,本文到此结束,如果可以帮助到大家,还望关注本站哦!